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第六届进博会中国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十年成就向世界传递中国决心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2023-11-13 16:24:12

11月5-10日,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进博会中国馆设立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十年成就”展区,聚焦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年成就,全面回溯自贸试验区建设历程,展示自贸试验区发展成就。以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开放实践为缩影,展现新时代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成就,向世界传递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该展区由四个单元组成。“十年砥砺奋进”单元,重点展示党中央、国务院对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部署,展现自贸试验区从无到有、由点到面,布局不断完善、改革不断深化、红利不断释放的历史进程。“深化改革试验田”单元,通过一个又一个制度创新典型案例,展现自贸试验区在投资、贸易、金融、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开展的改革创新。“开放发展排头兵”单元,通过一系列具有世界领先意义的产品,展现自贸试验区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培育形成一批先进产业集群的成效。“服务国家战略示范区”单元,展现自贸试验区服务国家战略,着力打造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重要枢纽,为深化中国与世界的互利共赢合作所作的贡献。

4.jpg

典型成果:

“自贸试验区建设时光隧道”

2013年9月,中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开启了自贸试验区建设事业的光辉篇章。2023年11月1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十年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分批设立了22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

这次展出的时光隧道,采用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的风格,全景呈现了自贸试验区十年建设历程,展示了22个自贸试验区的勃勃生机。

5.jpg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动试点措施落地

本届进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一台原产自瑞典的再制造发动机,它是上海自贸试验区落实首批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政策措施而进口的,将用于铰接式非公路自卸车。

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双碳”战略目标实施、护航我国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体现了自贸试验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性开放的重大使命。

6.jpg

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进产业发展情况

上海自贸试验区形成了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本届进博会中国馆展出了区内企业图迈生产的第一台国产四臂腔镜手术机器人,医生可采用遥控技术远离手术台操作。

四臂腔镜手术机器人是腔镜手术机器人最高技术标准,它的生产标志着国产手术机器人在腔镜手术机器人这一核心领域迎来重大突破,对推动我国迈向手术机器人产业战略高地、快速提升我国机器人手术临床应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可降低我国机器人手术成本,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与医疗支出,有望实现我国机器人手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

26.jpg

新一代信息技术——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培育量子产业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量子中心”。本次进博会中国馆展出的“祖冲之号”超导量子计算机原型机采用了超导量子比特技术,实现了56个超导量子比特的稳定运行,其中包括了16个逻辑量子比特。

这一成果的取得,不仅是我国在量子计算领域的重大突破,更是对全球量子计算领域的一次重要贡献,充分展现了我国在量子计算领域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作为一项高科技成果,它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在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更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潜力和机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7.jpg